桌面上的外星战舰:ROG Z790E 13700K 索泰RTX 4090的装机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硕b450m-k II怎么设置显存 桌面上的外星战舰:ROG Z790E 13700K 索泰RTX 4090的装机分享

桌面上的外星战舰:ROG Z790E 13700K 索泰RTX 4090的装机分享

2023-04-04 04: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类似的开头,今年9月注定不同。各家厂商都不约而同地更新了自家新品,几次更新之后我也跃跃欲试想要打造一台属于我的顶配主机。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最近更新的硬件性能提升真的太顶了。先不说A/I两家最新的处理器。单就是老黄带来的40系显卡就直接把上一代3090/3090Ti斩落马下,NV 40系显卡的推出也让DIY市场一扫之前的阴霾。全新的40显卡首款就是最顶级的RTX 4090,制作工艺老黄直接让40系跳级来到了4nm。采用全新的Ada Lovelace架构,配合AI加持的DLSS 3.0技术。在晶体管数量和流处理器上相比上一代最顶的RTX 3090Ti提升巨大。所以这次我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RTX 4090,尝试围绕RTX 4090搭建一台让我满意的桌面「外星战舰」。

既然选择了RTX 4090,处理器方面我考虑搭配Intel 刚刚更新的13代处理器。Intel 13代处理器依旧采用LGA1700接口,所以可以向下兼容上一代的 600系列主板,同时也更新了700系列主板,目前配合首发型号是Z790,相比前代提升了PCIe总线。对于PCIe 4.0有扩展需求的小伙伴推荐可以升级看看,此外就是增加了USB 3.2 Gen2x2的20Gbps接口。首批更新的6款K系列处理器是Intel® Core™ i5-13600K/KF、Intel® Core™ i7-13700K/KF、Intel® Core™ i9-13900K/KF,主要区别是型号带有F后缀的是无内置核显型号。本来想考虑选择i9-13900K的,不过看了一下价格,竟然在双11反向操作。13900K首发价格印象是4899,预售的时候还-50。谁知道我下单的时候价格竟然来到5699?也许真的是隔壁不够给力,能让intel反向操作一波。所以这里我选择了i7-13700K作为过度吧,等i9后续价格更新再换。

配置单:

CPU:Intel 13代 i7-13700K

主板:华硕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内存:金士顿 FURY Renegade叛逆者 RGB DDR5 6000MHz 16GB x2

散热:华硕 ROG 龙神 II 360mm

SSD:宏碁掠夺者GM7000 1TB PCIe 4.0 SSD

显卡:索泰 GeForce RTX 4090 AMP EXTREME AIRO

电源:安钛克 SG 1300W 白金

机箱:乔思伯 MOD-5

这次机箱选择了我之前就一直很想装机的乔思伯 MOD-5,相比传统机箱来讲我真的有被乔思伯 MOD-5的外观吸引。网上看到好多围绕MOD-5的装机案例,这次搭建这套顶配桌面战舰那么机箱就必须是乔思伯的MOD-5了。整体装机效果真的非常炫酷,白色的MOD-5放在桌面也真的足够吸睛。

本身整套配置就已经是目前DIY硬件中非常顶的配置组合了,开放式的MOD-5在散热方面也相比传统机箱更方便散热。华硕的ROG 龙神 II一体式水冷和搭配MOD-5机箱也显得科技感十足。

配合龙神 II的屏幕以及索泰 AMP显卡和华硕 ROG Z790-E主板的等效整体也让机箱内部细节拉满,再加上MOD-5机箱一侧ARGB灯带点缀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今年装过最满意的一台主机了。

收拾了一下桌面拍一张定妆照,平时桌面可没有这么整洁。

RGB灯光效果:

细节图片:

装机难度:

本身选择一体式水冷来搭建这台主机,在安装上MOD-5并没有什么难度。本身就可以拆成架子的设计让安装理线都更加方便。可能就是前置的冷排的安装稍微比划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把360mm冷排装在机箱正面。

RTX 4090显卡长度方面,在这款开放式机箱上并没有什么问题。稍微注意下显卡支架部分就好,毕竟RTX 4090是真的长而且显卡宽度也达到了3.5个PCI厚度。对于选择常规机箱的小伙伴是需要重点考虑一下的。

其他无光照片一览:

性能测试:

直接先上性能测试部分,测试之前仅在主板开启XMP以及华硕主板BIOS中的华硕多核心增强功能(AI自动超频)。可以看到这颗i7-13700K处理器华硕主板给出的预测SP得分是78,不知道intel 13代处理器在华硕主板的评分逻辑是怎么样的,看了几篇13代的其他华硕预测SP得分似乎都并不高。不知道各位的SP分数是多少?

「华硕多核心增强功能」(MCE)相比之前多了一个Enabled Remove All limits(90℃)选项,调节MCE细节选项解锁温度/功耗限制,然后尝试频率和性能以及功耗之间的关系。

i7-13700K的性能默认就有全秒上一代的表现,通过CPU-Z跑分可以看到i7-13700K多核得分12936.1、单核928.6。从测试可以看出,在华硕Z790-E主板上,似乎13700K在配合华硕AI智能超频下性能也有一些提升。

Cinebench 的测试中 R15 测试 i7-13700K多核分数为4691cb、单核320cb;R20测试CPU多核分为11932pts,单核 853 pts;R23测试CPU多核分为29823pts,单核 2239 pts。在Cinebench 测试中也可以看出与CPU-Z一样,在Z790-E的成绩相比之前也有提升。

3D MARK测试成绩如图,CPU Profile测试中,13700K的最大线程分数13373,16线程 11687 ,8线程 8899 ,4线程 4556,2线程 2410 ,1线程得分 1241;Time Spy 得分32343,显卡得分 35639,CPU得分 21222,Time Spy Extreme得分 17144 ,显卡得分 19283,CPU得分 10529 ;Fire Strike 得分 59275,显卡分数 85250、物理分数 46854、综合分数 20529;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41626,显卡分数 46883、物理分数 44314 、综合分数 21548;Fire Strike Ultra得分 24841,显卡分数 24923 、物理分数 44164 、综合分数 14778 。

从测试可以看出RTX 4090的测试成绩实在太顶了,我之前做过13700K搭配3070、3080的性能测试,这次通过对比测试成绩可以看出老黄确实给玩家带来了最顶级的性能支持。而i7-13700K性能测试成绩在搭配Z790-E的测试成绩也相比我之前测试成绩得分更高。

显卡部分,索泰 RTX4090 AMP EXTREME AIRO 拥有16384个 CUDA核心、512个 Tensor 核心、128个光追核心、512个为例单元、176个ROP单元。RTX4090 AMP EXTREME AIRO 的 Boost频率 2235-2580MHz 略高于公版,显存是384bit的24GB GDDR6x (Micron)。GPU待机频率210MHz,显存频率50.6MHz。图像处理器单位温度36.6℃,GPU核心上的热点温度45.7℃。

3D Mark的RTX4090 AMP EXTREME AIRO测试Port Royal光追测试得分25942,更新的Speed Way分数9976。另外也作了针对NVIDIA DLSS功能测试和DirectX光线追踪测试成绩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TX 4090光追成绩超过了2W分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有显卡能跑到这个成绩,不得不说RTX 4090性能也是真的顶。

PCMARK10测试成绩为10082,其中常规基本功能 11993,生产力 11897,数位内容创作19489。

游戏测试:

之前可能一张RTX 3080的游戏表现都让我满足了,但是这次装了这台RTX4090和i7-13700K的主机后。我发现原来游戏没有上限,不得不再次佩服老黄这两年在显卡方面带来的提升,直接相比上代翻倍的性能提升真的让30系显卡的时间不多。未来相信RTX 4090稳定供货以及RTX 4080显卡上市之后会有更多的玩家大呼N卡真香,当然更开心的肯定是国家电网了,老黄真的是国家电网最强合作伙伴。

游戏测试方面选择了几款内置Benchmark的3A游戏,跟大家分享一波13700K与RTX 4090显卡的游戏表现如何。测试整体以4K分辨率为最高特效为主。

「Cyberpunk 2077」游戏内benchmark测试三个分辨率下开启DLSS前后变化。

未开启DLSS功能开启RTX时: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 122.53、2K分辨率下平均帧 84.19、4K分辨率下平均帧 43.67;

开启RTX开启DLSS功能后: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 133.48、2K分辨率下平均帧 121.39、4K分辨率下平均帧 94.33。

可以看出在「Cyberpunk 2077」游戏测试时,开启DLSS功能后,在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数提升了 9%,在2K分辨率下平均帧数提升了 44.1%,在4K分辨率下平均帧数提升了 116%。注意这里我测的「2077」应该还没有加入对于DLSS 3.0的支持,我手上的游戏还是STEAM首发入手的。想了解DLSS 3.0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的话可以参考一下首发小伙伴的测试。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游戏内benchmark测试三个分辨率下开启DLSS前后变化。

未开启DLSS功能开启RTX时: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249、2K分辨率下平均帧 207、4K分辨率下平均帧 118;

开启RTX开启DLSS功能后: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 273、2K分辨率下平均帧 267、4K分辨率下平均帧 250。

可以看出在「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游戏测试时,在开启RTX开启DLSS功能后,在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数提升了 9.6%,在2K分辨率下平均帧数提升了 28.9%,在4K分辨率下平均帧数提升了 111.8%。

「Watch Dogs: Legion」游戏内benchmark测试三个分辨率下开启DLSS前后变化。

未开启DLSS功能开启RTX时: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 126、2K分辨率下平均帧 111、4K分辨率下平均帧 65;

开启RTX开启DLSS功能后: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 124、2K分辨率下平均帧 125、4K分辨率下平均帧 102。

可以看出在「Watch Dogs: Legion」游戏测试时,开启DLSS功能后,在4K分辨率下游戏帧数提升最明显。平均帧数提升了57%。

「Horizon Zero Dawn」游戏内benchmark测试三个分辨率下开启DLSS前后变化。

未开启DLSS功能时: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202、2K分辨率下平均帧200、4K分辨率下平均帧158。;

开启DLSS功能后: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204、2K分辨率下平均帧201、4K分辨率下平均帧189。

可以看出在「Horizon Zero Dawn」游戏测试时,开启DLSS功能后,在4K分辨率下游戏帧数提升最明显。平均帧数提升了19.6%。

「FORZA HORIZON 5」分别测试了游戏内benchmark测试三个分辨率平均帧数,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221、2K分辨率下平均帧211、4K分辨率下平均帧192。

「ASSASSIN’S CREED VALHALLA」游戏内benchmark测试三个分辨率平均帧数,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242、2K分辨率下平均帧201、4K分辨率下平均帧138。

「ASSASSIN’S CREED ODYSSEY」游戏内benchmark测试三个分辨率平均帧数,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214、2K分辨率下平均帧194、4K分辨率下平均帧140。

「FARCRY6」游戏内benchmark测试三个分辨率平均帧数,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140、2K分辨率下平均帧140、4K分辨率下平均帧112。

生产力测试:

办公软件主要还是针对我们常用的Office软件进行测试,可以看到PCMARK 10 Office 测试可以看到word得分9984、Excel得分40488、PowerPoint得分 13066、Edge得分 14042、总分 16670。Procyon 的 办公生产力得分 8723分,Word分数:9954,Excel 得分 9468 分,PowerPoint 得分 8456 分。可能这个分数你会发现和你平时用的主机差不多,可能也真的是因为杀鸡用牛刀的原因。

针对Adobe软件的生产力测试方面,同样选择了两款软件针对PS和PR两款软件进行测试。首先是Procyon 软件测试PS和LR软件的图像修饰分数拿到了 9451分,批处理分数 10848 分,总分 10125分;PR的视频编辑导出分数达到了 9878分。PugeBench Pr测试成绩1286,图片处理方面PugeBench PS测试得分1424。整体可以看出 i7-13700K的多线程性能在Adobe软件中对于有生产力需求的用户还是非常值得选择的。

其他测试分别选择了GeekBench 5、7 Zip 性能测试、Indigo Bench以及Corona 1.3 Benchmark 测试数据。

GeekBench 5单核性能2243,多核性能 21183;

7 Zip 性能测试:压缩评分 155.515GIPS,解压缩评分 169.394 GIPS,总体评分 162.455 GIPS;

Indigo Bench测试:13700K得分3.344、9.401;RTX 3080显卡得分 33.341、75.766;

Corona 1.3 Benchmark 测试可以看到输出时间为47秒。

渲染器方面选择了Vray和UNIGINE Superposition(图形基准测试工具)的性能测试成绩给大家参考,可以看到Vray针对 GPU的CUDA测试得分直接和显卡型号一样,达到了4090 vpaths,而GPU RTX成绩达到了5557。性能相比我之前同平台测试的3080,提升了132.9%和132.2%。

压力测试:

Intel 13代处理器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了,大家对其发热情况应该也都有所了解。这里也分别对CPU、GPU进行了单烤测试,也测试了CPU和GPU在双烤下整机的发热情况表现。散热方面这里选择了华硕的龙神 II代也是一体式水冷性能和颜值的天花板了,通过AIDA 64对处理器进行FPU单烤测试可以看到。华硕 龙神 II代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i7-13700K在AIDA64单烤 15分钟后都稳定在5.5GHz左右。功耗在243W上下浮动,温度一直稳定在97℃上下波动。要知道13700K的睿频最高应该是5.4GHz,在搭配华硕主板开启AI自动超频后,频率稳定在了5.5GHz。对于玩家来讲,这样简单操作设置获得额外性能提升大家应该都是喜闻乐见的吧。

单独烤下通过红外成像可以看到主板CPU供电部分的发热情况,实际通过龙神 II冷头给出的处理器核心温度为84℃,主板CPU供电区域外侧盔甲温度为48.6℃。

索泰RTX4090 AMP EXTREME AIRO 的FurMark单烤压力测试可以看到,RTX 4090显卡频率 2520 MHz,显存频率 1312.7 MHz,显卡核心温度 74.3 ℃,功耗450W上下。

通过红外成像也可以看到显卡的发热情况,整体外表温度在57~59℃之间,显卡背面测得显卡核心温度为65.7℃。

AIDA64和FurMark双烤测试可以看到双烤 20分钟后, i7-13700K处理器频率稳定在 5.5GHz上下波动,功耗242 W。RTX 4090 显卡频率 2580 MHz,显存频率 1312.7 MHz,显卡核心温度 75.5 ℃,功耗455W上下。双烤整机功耗在 700W上下。

硬件展示

硬件方面,这次拿到NVIDIA RTX 4090显卡后想了想还是要搭建一台13代主机才对得起这次的装机。所以硬件选择上也是向RTX 4090看齐,处理器选择了intel 13代 i7-13700K,搭配的主板是华硕的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电源则是选择了安钛克的1300W SG 1300W白金电源。内存来自金士顿的FURY Renegade叛逆者,SSD是来自宏碁 掠夺者GM7000。整体配置应该都是目前可选硬件性能的第一梯队了。

主板方面选择了华硕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作为ROG STRIX系列中规格最高的一款了。外观上延续了之前的设计,不过也看到在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上有了不少细节上的优化,像是增加的M.2接口,像是在盔甲上的细节变化等等。

主板背面虽然没有设计盔甲,但是主板黑色的表面上加入了不少ROG STRIX「图腾」纹理。

I/O区域的华硕 ROG STRIX区域元素加入了亚克力材质,败家之眼的LOGO通电之后的颜值爆表。

供电方面 Z790-E采用的是18+1+2相的供电方案,其中18相是服务于CPU VCORE,MOSFET使用的是ISL99390 每颗可以提供90A供电能力,核显1相用料与VCOR一致。处理器的SOC供电有2相,MOSFET使用的是MPS的MP86992,每颗可以提供70A的供电能力。

供电方面采用8+8Pin设计,供电接口也都做了加固。

内存接口方面,支持双通道DDR5内存,支持XMP 3.0与AEMP II可以实现XMP 一键超频至 7800MHz。内存一侧还有Q-CODE指示灯可以判读主板状态,板载开机按键也可以方便裸机用户快速开机。

显卡易拆键的设计必须好评,像是搭配RTX 4090这样的巨型显卡也不用担心显卡拆卸问题了。

华硕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为玩家提供了5个M.2接口最上面一个支持PCIe 5.0,一个PCIe 5.0 x16的显卡接口。所有M.2接口都设计了散热盔甲来帮助散热,支持PCIe 5.0的M.2接口配置的散热盔甲还内置了导热管,配合高效导热垫可以不用担心发热问题。

M.2的热管冰甲造型还是蛮酷的,内置热管配合高效导热垫直接接触M.2 SSD可以更好的达到散热的目的。

拆到散热冰甲可以看到下部的M.2 SSD接口,最上面支持PCIe 5.0的M.2接口还配置了上下双层高效导热垫帮助散热。5个M.2接口也都做了M.2便捷卡扣,安装再也不用螺丝了。

I/O接口方面也是非常丰富,超级多的USB接口无忧扩展。2个Type-C接口中更有一个是支持20Gbps的,当然如果更多一个雷电4接口就完美了。

显卡方面开头已经介绍了,我选择的索泰的 GeForce RTX 4090 AMP EXTREME AIRO。长度方面对比主板高度可以看出RTX 4090版本真的是足够巨大,索泰AMP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外观十分圆润。黑金的配色也足够炫酷,GeForce RTX 4090 AMP EXTREME AIRO显卡也设计了四个支持RGB灯光的区域,满足RGB彰显个性化的需求。

索泰在这张AMP显卡上为玩家提供了名为IceStorm 3.0风扇系统,为了散热配置了三个11cm直径的仿生盾鳞2.0风扇,支持智能启停,中央的风扇反向旋转,有效减少乱流、降低风扇噪音。显卡整体长度为355*166*72mm,对于机箱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GeForce RTX 4090 AMP EXTREME AIRO显卡背板也做些不同的设计,类似气流的开槽贯穿了显卡背板。这样的设计也与这款显卡整体导流通道相呼应。

侧面可以看到内部的散热模组,这款显卡内部配置了巨型的散热鳞片配合9根冰脉2.0热管,通过大面积的VC均热板覆盖核心及显存帮助其将热量快速从核心向外散去。

厚度方面,GeForce RTX 4090 AMP EXTREME AIRO也达到了3.5槽的厚度设计。标准的三个DP和一个HDMI接口。

安装效果可以看到,RTX 4090装在ATX主板上也显得十分巨大。对于机箱选择上各位用户可要多花些心思了,当然最近更新的机箱也都考虑了显卡尺寸问题,或者像我这样选择传统大尺寸ATX机箱就好了。

索泰 RTX 4090 AMP也采用最新的12VHPRWR供电接口,显卡提供一个4*8 Pin转12VHPWR转接线。确保了非ATX 3.0电源用户的使用。理论上这根4*8 Pin转12VHPWR转接线可以提供最高600W供电输出能力,不过目前从测试看RTX 4090满载功率还在450W上下。

金士顿最新的FURY Renegade叛逆者的RGB版本,我选择的是DDR5 6000MHz 16GB x2的版本,支持intel的XMP 3.0技术。时许方面像是我上手的6000MHz的套条,时许也做到了CL32。

随着D5内存的发展,现在主流频率也来到了6000MHz大关。而灯光方面各家相机退出自家的RGB灯条。FURY Renegade叛逆者采用了金士顿 Infrared Sync Technology技术,支持RGB灯效同步以及各种个性化灯光设置功能。外观的金属马甲相比之前也有不小的变化,黑色银色的碰撞设计,视觉冲击还是比较强的。

安装效果如图,整体细节还是不错的。表面还做了拉丝处理,整体棱角分明。频率方面目前从6000MHz到6400MHz可选,除了支持Intel XMP 3.0认证之外,片内ECC和板载PMIC也让其稳定性会更好。

内存顶部覆盖了RGB发光区域,内置了12颗独立LED灯珠。日常可以通过FURY CTRL软件进行灯光管理,此外也支持与主流主板厂商灯光同步效果。

通过CPU-Z可以查看到FURY Renegade叛逆者内存信息,可以看到已经开启了XMP 3.0技术,频率为6000MHz,DRAM颗粒来自SK Hynix。

实际通过AIDA 64测试,在6000MHz频率下测试读写速度90088MB/s、83247MB/s、82996MB/s ,延迟69.3ns。

存储方面选择的是宏碁掠夺者GM7000,宏碁掠夺者GM7000是宏碁旗下电竞品牌掠夺者推出的高端SSD系列。GM7000固态硬盘采用PCIe 4.0技术,顺序读写速度最高可达7400MB/s,6700MB/s。我选择的是1TB的版本,宏碁掠夺者GM7000系列最大更有4TB可选,考虑到未来游戏的需求增加我后期应该也会考虑升级到4TB版本。

宏碁掠夺者GM7000系列内存正面覆盖了石墨烯复合散热片。正面是宏碁掠夺者的英文logo,宏碁掠夺者也是宏碁的高端系列产品。像是宏碁掠夺者系列的电竞显示器、游戏本都是早已名声在外的产品。

侧面可以看到这款GM7000的石墨烯复合散热厚度要比很多类似的SSD导热垫都要厚上不少,差不多有1.5mm的厚度。日常可以保证SSD在高负载下冷静运行。

宏碁掠夺者GM7000是宏碁旗下电竞品牌掠夺者推出的的高端SSD系列,对于希望体验PCIe 4.0的玩家来讲这款宏碁掠夺者GM7000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价格方面1TB的版本价格在一众7000+读写SSD读写俱乐部中也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个选择,看了一些目前双11的价格只要不到700元了。这个价格我觉得各位可以冲起来了,2TB的价格也不过1400元。

通过CrytalDiskinfo 软件可以看到宏碁掠夺者GM7000 1TB的版本基本信息,PCIe 4.0 × 4 NVMe 1.4标准的传输模式,容量为1024.2GB ,运行温度为43℃。CrystalDiskMark 7.0.0软件测试读写可以看到宏碁掠夺者GM7000 1TB的版本读写可以达到7123.27MB/s 、6403.73MB/s的表现,4K随机读取速度为90.30MB/s,随机写入速度为360.76MB/s。

此外还做了PCMark 10和 3D Mark中硬盘存储测试,可以看到宏碁掠夺者GM7000 1TB的版本在搭配Intel 13代处理器和Z790主板下的测试成绩如图,这个成绩应该也是目前市面上主流PCIe 4.0 SSD第一梯队的表现了。

安钛克的1300W SG 1300W白金电源会是目前RTX 4090或者RTX 3090这样显卡玩家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高端显卡用户来讲,像是RTX 3090显卡TDP功耗 350W、RTX 4090 TDP更是达到了450W。所以电源至少选择一款1000W以上的电源才会更放心,安钛克 SG 1300W是一款标准的ATX电源,电源采用了135mm FDB业态轴承静音风扇帮助散热,同时还支持Zero RPM Mode智慧温控模式。

安钛克 SG 1300W采用全的DC-DC+全桥LLC架构,配合全日系优质电容。支持100~240W宽幅电压接入,符合 80 Plus Platinum白金和Titanium钛金认证,最高94%的转化率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吧。

配合全模组线材,另外这款电源也满足ATX 3.0电源要求。四根8Pin线材可以满足最高600W显卡供电需要。

接口方面也可以看到这款安钛克 SG 1300W电源为用户提供了多达5组双8 Pin供电。以及6个6 Pin供电接口,满足玩家各种硬件的供电需求。另外还有通过OC Link接口还可以实现两组Signature电源供电器桥接提供功率。

电源采用黑银色设计,尺寸为170*150*86mm。我估计今年随着40系显卡的到来,似乎1000W以上的电源会成为大家的首选,不知道后续各家是否会能把自家的电源尺寸进一步控制的更好呢?

散热方面这次选择了华硕 ROG龙神 II 360 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这款散热器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这个3.5英寸LCD显示器屏了吧。相比很多带有显示功能的冷头,华硕 ROG 龙神 II采用的是一款长方形的LCD显示屏。采用ASETEK 7代冷头解决方案 ,尺寸方面有240和360mm两个规格可选。包装方面是熟悉的ROG黑红风格。

附件方面,一体式水冷采用了铝制冷排,整体采用黑化设计。冷排两侧有ROG LOGO,整体第一眼感觉还是被长方形的ROG冷头吸引。

附件方面,各种平台扣具、三风扇、两根线材以及金属控制盒、3M胶以及各种螺丝。

冷头设计得十分方正,相比传统圆形冷头更加吸睛。正面是一块3.5英寸LCD屏幕支持自定义设置以及显示电脑圆形状态。

冷头屏幕可以拆下,拆下后可以看到冷头内部是一颗60mm风扇为供电单元散热。冷头屏幕与底部采用磁吸设计,注意拆卸需要垂直拆卸。

接触面是圆形铜底设计,预涂了硅脂。

安装方面,可以选择横竖两种安装方式,冷头内图案方向可以在软件中进行设置。

控制软件方面,默认开机识别到有华硕硬件就会提醒你安装华硕的AURA Sync软件进行设置。可以在这里设置屏幕显示内容、设置风扇转速以及更新固件。

龙神 II内置了几款华硕ROG信仰动图可选,此外也可以显示当前主机运行状态,像是显示CPU温度、使用情况等信息。或者可以自定义显示动图。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让龙神 II直接显示你关注的信息,也可以下载专用的AIDA 64设置屏幕绑定显示AIDA 64信息。

可以直接设置显示CPU温度,比如可以监控CPU烤机温度。可以参考一下我做的10倍速播放动图,整体龙神 II的表现还是非常抢眼的,可以看到13700K烤机瞬间达到95℃,之后逐渐降至84℃上下。

当然也发现龙神 II个设置问题,自定义动图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方向。但是如果使用内置的ROG动画的话,只能选择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这样就导致两头装反的话,显示画面不能自由设置。

机箱方面选择了一直想装没有动手的乔思伯 MOD-5,这个白色真的是越看越喜欢。整体装机效果也是科技感拉满,相比沉闷的传统机箱MOD-5在桌面就是第一道别样的风景。机箱整体采用镁铝合金材质,钢化玻璃一侧的护甲内还有ARGB灯带。

MOD-5可以在正面、底部以及顶部三个位置安装风扇和冷排。MOD-5整体更像是一款开放式机箱,整体可DIY的方向很多,玩家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大佬的MOD DIY案例参考。

细节方面我觉得这款机箱也可以说是乔思伯的巅峰之作了,这几年也会发现乔思伯有越来越多不错的产品。像是之前的A4机箱,再到今年上半年大火的D30以及刚刚发布内置屏幕的D31机箱都是不错的选择。

机箱顶部区域犹如龙脊的设计,这个区域也可以安装240mm冷排或者双12cm风扇。

拆开内部可以看到足够的硬件安装空间,兼容性方面安装上目前RTX 4090也没有压力。

这套主机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一直很享受这样DIY的乐趣。可能这样一台顶配的主机并不会是大多数玩家或者用户的选择,但是我相信还有不少用户会对这台主机感兴趣。好了,以上就是这样。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想法搭建一套这样的主机呢?欢迎留下你的评论,或者你有什么装机方面的疑问,我也可以给你的装机问题提出解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